北京法院辦理案件“不打烊”
發布時間:2021-01-19正居家隔離的北京市順義區法院法官焦廣濤,近日在家中“云”開庭審理了一起民事糾紛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,應需而生的“云法庭”系統令北京法院真正做到了辦理案件“不打烊”。
經過近一年的運行,北京法院“云法庭”累計開庭30萬次,日均開庭次數高達1200次,已服務百萬人次,使用數量和頻率位居全國法院系統首位,“云法庭”推動著北京法院庭審模式正在向更高效、更便捷的方向變革。
疫情下應需而生的“云法庭”
1月4日,元旦小長假結束后的首個工作日,新冠肺炎疫情在順義區持續加重。一起排除妨害糾紛的當事人因患病著急住院,向順義區法院申請盡快安排開庭??紤]到當事人的實際情況,法官焦廣濤趕緊準備線上庭審。
然而當天下班時分,焦廣濤突然接到居委會通知,要求他居家隔離。這一變故令焦廣濤有些措手不及,但他仍惦記著把法袍帶回家。
居家隔離的焦廣濤在自家電腦里下載安裝了“云法庭”系統。1月6日下午,案件在“云端”順利開庭,焦廣濤身穿法袍端坐在電腦前。庭審持續了一個多小時,原被告在線完成了證據交換和質證,書記員在法院同步記錄。合上電腦后,焦廣濤感嘆,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,“云法庭”系統真是派上了大用場。
市高級人民法院信息技術處李響清晰記得,2020年春節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,一切生產生活都被按下了“暫停鍵”。為了保證節后能正常開庭,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和各院緊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?!拔覀兘拥矫?,必須在8天內建設好覆蓋全市的互聯網庭審系統,讓1萬余名法院干警隨時隨地遠程開展辦案工作?!崩铐懟貞?,研發工作量巨大,為了趕工期,他們放棄了休假,夜以繼日,奮力一搏。
僅僅8天時間,“云法庭”系統從無到有誕生了,經過測試,春節后迅速在全市法院上線救急,“我們甚至來不及為它想好一個名字?!崩铐懻f。
“線上開庭真的方便又實用”
2020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,朝陽區法院亞運村法庭副庭長付艷接到一通電話:“法官您好,我是原告盧某,我在武漢,愛人要馳援火神山醫院,家中只有我和一個月大的寶寶,實在無法到庭參加訴訟,可否延期?”
付艷翻出卷宗,這是一起民間借貸案件,窮盡送達途徑仍找不到被告。公告確定的開庭時間是2020年2月10日,如果改期,還得重新辦理公告。
盧女士有些焦慮,付艷寬慰她:“不用著急,咱們可以線上開庭?!蓖彯斕?,盧女士在書記員的電話指導下登錄了北京“云法庭”系統,居家順利完成了全部庭審環節。
彼時,“云法庭”剛剛上線,很多技術細節還不成熟,法庭的硬件配套也有待提升,著實讓法官們手忙腳亂了一陣?!爱敃r法庭里連外網都沒有,我們要用筆記本電腦連接自己的手機熱點才能上線?!备镀G回憶,那時候每次開庭,解決技術問題要花費不少時間,“但是一旦技術關過了,你會發現線上開庭真的方便又實用?!?/span>
而且付艷發現,隔著屏幕不用直面彼此,原本劍拔弩張的當事人情緒都變得平和多了。付艷粗略統計,2020年她個人審結的559件案件中,約60%的庭審是在“云法庭”上進行的。
新庭審模式正逐漸推廣
2020年,隨著“云法庭”上線,北京法院在全國率先開啟了三級法院統一互聯網庭審模式。經過8次調試升級,如今該系統可以滿足800個“云庭審”同時進行。北京法院運用“云法庭”的庭審次數也呈滾雪球式增長,使用數量和頻率位居全國法院系統首位。
2020年4月22日,一起狀告房山區政府的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在線審理,主審法官是四中院副院長程琥,房山區區長郭延紅作為被告房山區政府的負責人出庭應訴。這也是疫情期間北京首例由區長遠程出庭應訴的行政案件。
四中院行政庭庭長陳良剛說,為了適應疫情下的司法審判需求,不管是院庭長、法官,還是法官助理、書記員,或是人民陪審員,都在積極轉變觀念認識和工作方式,及時將審判工作由線下轉為線上。
更令建設“云法庭”的技術人員感到驚喜的是,在法官們的手里,“云法庭”的用途也在不斷刷新:朝陽法院組織當事人、鑒定公司以全流程在線方式完成了房屋評估工作;海淀法院在線召開醫療糾紛案件聽證會,讓被鑒定人居家完成了行為能力鑒定;一中院在一起離婚糾紛案件中,讓相隔千里的父子在線上完成了探視。北京法院隨之收獲的贊譽也越來越多。許多律所為了支持“云法庭”,甚至專門設置了律師“云開庭室”。
隨著“云法庭”功能不斷完善,應用范圍不斷推廣,北京法院審判方式的變革悄然發生,線上線下結合的庭審模式已逐漸形成,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享受到了“技術+服務”的司法紅利。(張蕾)
(原標題:傳統庭審模式變革“云法庭”開庭30萬次 北京法院辦理案件“不打烊”)(來源:北京日報)
上一篇:“網聚正能量,共度平安年”倡議書